商业航天概念股持续活跃,高温合金和特种合金紧固件产品被应用于航天工程的腾达科技收盘斩获八连板成为市场最高标,主要为航天发射任务配套金属软管的航天晨光录得4连板。此外,已完成星基ADS-B技术攻关的四川九洲、参股子公司航天神舟飞行器公司业务性质为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宗申动力、下属子公司航天朝阳电源为商业航天领域的低轨卫星提供配套电源产品的航天长峰、深耕航空航天及融合装备相关领域且为重点工程配套供应线缆产品的华菱线缆、投资的联营企业主要从事航天动力系统等产品研发生产的大业股份均实现涨停。
消息面上,“千帆星座”首批组网卫星发射仪式将于8月5日在太原举行,星座规划实现超1.4万颗低轨宽频多媒体卫星组网,预计今年完成至少108颗卫星发射,2025年底实现648颗卫星提供区域网络覆盖,到2027年648颗星提供全球网络覆盖。
国泰君安周天乐等人7月26日研报称,商业航天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正从导入期转向成长期,政策支持有望推动其快速发展。参考SpaceX估值2100亿美元,国内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级。卫星通信是现阶段最成熟的商业应用,海外的成功证明了通过发射更多卫星组网以降低成本是未来发展方向。当前国内低轨通信卫星成本约1000万美元,需聚焦火箭发射和卫星制造环节降本。投资建议关注国资运营商和民资制造商。
东方证券王天一等人6月12日研报指出,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场正在建设中,中国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商业航天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火箭制造和卫星制造;中游包含了卫星发射和地面设备制造;下游则主要是卫星的运营和服务,下游应用一般可以分为导航、通信和遥感应用,除此以外还有载人航天、太空探索和航天教育等新兴应用。
市场规模来看,中国市场方面,在政策和资本等多方加持下,2019-2023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保持着2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显著高于全球增速。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已经突破1万亿元,到2023年规模接近2万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2.3万亿元。
A股方面,国投证券赵阳7月29日研报分析,建议持续关注星上载荷、仿真测量、卫星应用三大主线。其一是卫星的制造与发射属于上游环节,与行业景气度相关性高,随着我国卫星互联网进入建设周期,相关卫星制造商、星上载荷供应商有望展现出较高的成长性。建议关注上海瀚讯、创意信息、信维通信、信科移动、佳缘科技、天银机电等。
其二卫星载荷的仿真测量是卫星互联网的“卖铲人”,无论是在卫星载荷的研发阶段还是在生产阶段,均需要配套的仿真软件和测试测量设备来进行支持。且通常而言,仿真测量的需求将将先于星座实际建设,有望率先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提升。建议关注霍莱沃、索辰科技、坤恒顺维等。其三卫星的应用属于产业链下游环节,空间广阔。受益于卫星互联网广覆盖、低延时、宽带化、低成本等特点,以及通信、导航和遥感技术的融合发展,我们预计下游应用新场景将不断涌现。建议关注中科星图、华测导航、航天宏图等。此外消费电子端目前是卫星互联网可预见的较大市场、并且产业化进度最快的下游,建议关注卫星通信手机基带、射频芯片厂商华力创通、海格通信。
值得注意的是,据财联社不完全统计,近期还有北摩高科和鸿远电子在互动平台明确回复与千帆星座有合作。具体来看官方配资平台,北摩高科7月29日在互动易回复,京瀚禹已为“千帆星座”项目产业链公司提供检测服务。鸿远电子7月23日在互动易回复,公司有参与千帆星座配套供货。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实盘配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