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里,毛笔饱蘸鲜亮的明黄或浅绿杠杆炒股网,在宣纸上落下一片湿润的色彩;前院中,阵阵短促有力的呐喊伴随拳风袭来,小学生稚嫩的面容掩不住神情的专注……广州市花都区三华村仲和徐公祠内,一文一武、一静一动形成第十一届“公益岭南·美在花城”国学夏令营独特的风景。
2024年是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在广州迈入“三年初见成效”阶段的首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怎样的创新、又取得了怎样的成果?近日,记者探访了“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的花都区三华村和塱头村,在这里,古村正探索“以文赋能”活化新模式。
古祠堂活用为新学堂
村馆校共同打造“农家书屋”
走进花都区新华街三华村,三华小学的学生们在古祠堂中学习五步拳、国画和拓印,在国学氛围中领略传统文化与技艺的魅力。昔日旧祠堂焕发时代新活力,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历史时空与古人对话。
仲和徐公祠因地处三华小学和三华幼儿园之间,其修复紧密围绕教育与文化传承等功能展开,如今被活用为国学讲堂。与之毗邻的福元徐公祠,通过“村馆校”合作共建,被打造为“农家书屋”。
记者了解到,三华村中共有22座祠堂,曾经多用于仓储、晒粮,并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近年来,村中11座祠堂先后得到修复,整体遵循以“修”焕“新”、以“挖”塑“新”、以“引”促“新”的原则,保留祠堂青灰砖、灰塑、壁画、木雕等原始装潢,在挖掘古村落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对古村落的风貌进行修缮和改造。
“我们希望借助古祠堂的活化利用,开发‘村馆校’合作课程,能够培养孩子们对家乡、村庄的眷恋,激发他们去传承、爱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性,留住他们的乡愁和记忆。”三华小学校长江丽珍告诉记者,三华村通过对花都区博物馆、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等资源的整合,先后开发了中华经典诵读、红色教育等合作课程,让孩子们可以在祠堂里阅读书籍、学习国学、体验非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华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既有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又有凝结红色记忆的革命遗址。新华街四级调研员谢姗娥表示,未来将进一步聚焦“文旅融合、站村联动、生态和美、人文为根”的定位,立足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两大精神支柱,改善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和引入高端文商旅产业,打造文化旅游4A级景区,促进广州北站周边地区功能完善和产业升级。
耕读文化新传承
政企村合作带动村民增收150万元
与三华村相隔不远的塱头村则是一派岭南水乡景象。记者走进塱头村,古建筑被众多池塘环绕,微风拂过泛起荡漾碧波,荷叶的摇曳身姿下,花朵含苞待放。
记者了解到,塱头村至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保存着众多完好建筑空间,共有完整的明清青砖建筑逾300座、祠堂书室20多座。村中人才辈出,有着“七子五登科”的历史故事,是远近闻名的“书香科甲村”。
为进一步挖掘塱头古村辉煌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2021年9月,花都区政府与唯品会签订塱头村乡村振兴项目战略合作协议,联合众多领域专家、学者,以保护与传承为设计理念,以“七子五登科”的耕读文化、宗祠文化等传统文化活化利用为重点,建成集岭南风貌、乡村特色、现代气息于一体的春阳台艺术文化中心。
“自从有了艺文中心,孩子们的变化是最大的!”塱头村党总支副书记黄智云激动地告诉记者,春阳台艺术文化中心活动丰富,吸引大量孩子参与。“以前我们村里的孩子放假只能看电视、刷手机,现在孩子们常去春阳台当小小讲解员,参加合唱团,在学习之余还能向游客讲好塱头村的故事。”黄智云说道。
走进春阳台艺术文化中心,记者在历史名人的墨迹与信札中感受到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互动投影中沉浸式体验塱头村耕读传家的文化底蕴。文博展馆、藏书楼、善本室、阅览室、剧场等空间功能多样,不仅融入古村建筑和地方文化,还为文化活动提供了全新场所。
“项目建设期间带动就业岗位约50个杠杆炒股网,项目建成投产后带动就业岗位约200个,集体经济增收20多万元,村民增收约150万元。”花都区炭步镇旅游办主任、塱头村第一书记曾军表示,通过“政府+企业+村集体”的合作模式,塱头村为“新农人”提供更多就业、创业机遇的同时,还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塱头村从“空心村”蝶变为传承与创新共舞的新村落。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实盘配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