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上,对周期波动的判断能够为宏观调控以及企业经营提供决策依据。那么在线证劵杠杆平台,我国经济目前处于周期的哪一阶段?宏观政策如何维护经济周期的韧性?企业如何增强穿越周期的能力?对此,《金融时报》记者专访了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晓曙博士。
刘晓曙 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理学博士、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博士后。2008年获“中国卓越研究奖”。
以常规方式观察我国经济短周期特征不明显
《金融时报》记者:您认为中国正处于哪一个经济周期?为什么?
刘晓曙:通常我们所说的经济周期主要包括康波周期(长周期)、朱格拉周期(中周期)、基钦周期(短周期)。当前,中国经济此三周期复杂叠加。其中,康波周期处于底部远右侧,朱格拉周期处于底部近左侧,而基钦周期不明显近乎消失,正处在修复状态中。
康波周期反映的是新旧技术-经济范式的更替,跨度一般为40年到50年。自2016年起,中国的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新旧技术的交替推动了企业绩效和资本收益的增长。正如中国的资本效率在2016年开始出现了由降转升,并迤逦上行,这也印证了中国正处于由数字经济引领的新一轮长波周期的上升阶段。
朱格拉周期则是以企业设备的大规模更新和固定资本投资为主要驱动力,周期跨度大概是7年到10年,且在朱格拉周期的尾声往往伴随产能过剩。我国本轮朱格拉周期始于2016年。当前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3.6%与本轮朱格拉周期开启之前的2015年底基本相当。我们预判本轮朱格拉周期已近尾声,处于底部左侧。
再来看基钦周期,它本质上反映实体经济的需求波动,周期一般为3年到4年。我们这几年的研究都是用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新订单指数来观测实体经济需求。可以发现,2022年以前,我国实体经济需求呈现相对有节律的周期性波动,但进入2022年之后这种周期属性变得不那么明显。进入2022年以来,除了少数几个时间区间外,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大部分时间均在荣枯线50以下的低位徘徊,处于弱PMI局面。经济短周期仿佛消失不见了,或者说以常规的方式观察变得不明显了。
应发挥微观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金融时报》记者:政府应如何通过宏观调控和经济政策来修复经济周期的韧性?
刘晓曙:当前,经济周期韧性的维护与修复仍需宏观政策持续呵护。
传统的宏观调控,如我们常说的逆周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必要的。它们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短期下行压力,修正实际经济对潜在产出水平的偏离。但必须认识到,潜在产出水平的波动也具有不同时间跨度的周期波动性,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并非简单的对潜在产出水平的偏离。要从根本上维护与修复经济周期的韧性,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发挥微观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打开市场发展空间。
一是打造高质量的营商环境。以法治化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提供更大的经营自由度。例如通过弱化行政干预,进一步拆除各种藩篱,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等,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同时,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真正把民营企业当作“自己人”,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
二是激发市场主体创新积极性。“创新,不是计划出来的”,特别是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需的创新来说,以市场化主体为主导的创新环境更加重要。数字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监管规则也应与工业经济形态下的不一样。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很多监管行为还是拿地上交通的红绿灯规则去管天上的交通。面对创新,特别是颠覆性创新、破坏性创新,常常还会面临由多个政府部门联合或分别制定出台的部门规章。这种过度“法制化”对成本控制十分敏感的科技创新企业来说,很容易造成不利影响,损害它们的创新和创业活力。因此,相比产业政策支持,更加重要的是通过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建立激发市场创新活力的市场化机制。
顺应时代的变化是企业穿越周期的关键
《金融时报》记者: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增强穿越周期的能力?
刘晓曙: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曾说过:“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顺应时代的变化是企业穿越周期的关键。
首先,顺应经济周期大势,方能行稳致远。企业要对外部经济环境,特别是周期大势保持清醒认知。观察我国经济,既要看数据升降之“形”、市场变化之“态”,更要把握长期发展之“势”。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是结构性问题还是周期性问题?我认为,结构性问题和周期性问题是缠绕在一起的,两者并不是泾渭分明的。经济周期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循环往复,其最根本的核心来自资本效率或者说资本利润率的周期性波动。围绕利润率的技术创新、更新或者市场的拓展,本质上就是不断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的经济结构调整。因此,不断拉长时间的尺度,结构性问题其实都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时间跨度周期性问题的一部分。面对无论是经济结构转型还是经济周期波动,企业要做的只有一个字:顺。
其次,坚持创新,增强企业发展韧性。当市场需求趋于饱和时,企业通过创新产品与业务模式,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打开潜在的市场增量空间,这其实也是经济周期背后所蕴含的新陈代谢基本法则。此外,创新也是企业持续提高效率和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企业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有研究表明,在经济危机期间,高质量产品所受到的冲击小于低质量产品。
记者:王璐
编辑:云阳在线证劵杠杆平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实盘配资观点